某銅硫礦原采用的選礦工藝為一段優先浮選工藝,生產過程中,硫回收率較低,其他礦物質的回收率也不盡人意,且存在諸多其他問題。通過對現狀分析,該選礦廠對原選礦工藝進行了改造,最終取得了可喜的 。
1、生產現狀
目前選廠采用一段閉路磨礦優先浮選工藝,磨礦細度-0.074mm占62%左右,捕收劑為單一的黃 ,起泡劑2#油,采用石灰作為pH調整劑,為提前抑制黃鐵礦,大量石灰加入球磨機內,由于是人工控制,現場浮選作業pH值通常在11以上,選硫時無酸化工序來降pH值(活化硫),硫難以上浮,采用大量黃 強化捕收,硫的回收率仍然很低。
2、存在問題
(1)一段磨礦的磨礦工藝,細度提不高,-0.074mm只有62%左右,有用礦物黃銅礦單體解離度只有71.72%。
(2)優先選銅,調整劑石灰用量大,難免高堿性作業,pH值多在11以上,選硫時黃鐵礦難以上浮, 劑消耗特別大,硫回收率僅有21.47%。
(3)球磨機內加入大量石灰,對可浮性差的銅以及銅礦物中金銀均起到抑制作用,不利于貴重金屬金、銀回收率提高。
(4)捕收劑為單一的黃 ,其選擇性差,對銅、金的回收極為不利。
通過分析試驗,該選礦廠對原工藝進行了改造,一開始采用的是部分優先部分混合再磨流程,該工藝及 劑制度見圖1。
圖1
部分優先部分混合浮選工藝,就是分先后進行選別,這樣既可防止次生硫化銅礦物過磨,又可將一部分嵌布粒度細的銅礦物磨細加以回收,從而提高這兩種金屬的回收率,此工藝,試驗、理論都說明是可行的,能取得較好的選礦指標。
在實際操作中,粗Ⅰ的括泡量很難控制,產率大、造成分離難度大、質量提不高。為避免粗Ⅰ作業對分離的影響,后取消粗Ⅰ作業,讓混精全部經過再磨分級,將單一捕收劑黃 改為SN-9#、Z200、黃 三種捕收劑同時使用,在粗選和分離精選作業中添加少量SN-9#(10-15g/t)、Z200(3-5g/t)。鑒于這兩種 劑選擇性較好,有利于銅的上浮和銅硫分離,改進后流程經一旬連續生產、取得較好指標,中間銅硫質量和回收率均有大幅度提高,充分顯示粗精礦混合再磨流程更適合工業生產。最終選用的粗精礦混合再磨流程見圖2。
圖2
總的來說,該廠最終從試驗、生產實踐諸因素出發,最終采用一段磨礦、混合浮選粗精礦再磨、銅硫分離工藝。實踐證明,該工藝是合理的, 了原工藝存在的問題,各礦回收率明顯提高。